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12 22:13 文字大小: [ 大 中 小 ] 瀏覽次數(shù):
微生物超標、農獸藥殘留、食品添加劑超標……這些潛伏在日常飲食中的安全隱患如何被精準識別?食品包裝上密密麻麻的配料表藏著哪些健康密碼?怎樣搭配三餐才能吃出營養(yǎng)與活力?在無錫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的開放日活動上,一連串與百姓“舌尖安全”息息相關的問題,都有了生動答案。
實驗室探秘:
觸摸科技護航的力量
走進實驗室,參與者們得以近距離觀察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“第一現(xiàn)場”。精密的儀器和嚴謹專業(yè)的檢測流程直觀展現(xiàn)了科技如何為食品安全筑起“防火墻”。當看到經(jīng)過復雜的前處理流程后,通過各種精密的儀器設備進行檢測、分析,現(xiàn)場市民紛紛感嘆:“原來我們吃進嘴里的食物,背后有這么多科技力量在守護”!
科普小課堂:
解鎖生活里的食安智慧
科普老師以圖文并茂的講解揭開食品標簽的“秘密”。在情景化“模擬超市”中,參與者們實踐生產日期識別、營養(yǎng)成分解讀等技能;在膳食寶塔模型前,大家用谷物、蔬果、肉蛋等實物道具搭配三餐,在互動中領悟營養(yǎng)搭配準則,將知識轉化為實用生活技能。
科學小實驗:
探索食物色彩的奧秘
“快看,加了檸檬汁變紅了!小蘇打水讓它變藍了!”大家動手將不同液體加入富含花青素的黑枸杞溶液中,觀察到酸紅堿藍的顯色現(xiàn)象。這場奇妙的“花青素變色之旅”,生動地展示了花青素這類天然成分在不同酸堿環(huán)境下的顯色特性,從微觀角度加深了參與者們對食物成分的認識。
作為無錫食檢中心踐行“科普中國——科技志愿服務”的重要舉措,此次開放日活動以“看得見、摸得著、學得會”的形式,讓專業(yè)檢測資源走出實驗室、走進百姓生活。通過開放共享、互動體驗,不僅提升了公眾對食品檢驗工作的理解與信任,更激發(fā)了大家參與食品安全共治的積極性。下一步,中心將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科普形式,讓更多人成為食品安全的知情者、參與者、監(jiān)督者,共同筑牢守護“舌尖上的安全”基石。
來源:中國無錫